一般來說,中國人都比較喜歡夏天,至少和冬天是不一樣的,冬天就會特別冷,到了夏天農民也可以開始做農作物,為來年儲備一些糧食,但是在每年,陽歷的時間都是不同的,那么2022年入伏是哪一天呢?
2022年什么時候入伏?有幾天?
三伏包括“初伏、中伏、末伏”,其中初伏和末伏都是10天,中伏的天數有長有短,可能是10天,也可能是20天,如果夏至與立秋之間有4個庚日,那么中伏就有10天,如果夏至與立秋之間有5個庚日,那么中伏就有20天。因此整個三伏天,要么持續30天,要么持續40天。
老話說“夏至三庚數頭伏,夏至四庚數中伏,秋后一庚數末伏”,意思就是說夏至后的第三個庚日就是入伏(初伏)的時間起點,而夏至后的第四個庚日是中伏的起始時間,立秋后的第一個庚日是就是末伏的開始時間。因此,我們只要了解“庚日”,就很容易推算出三伏的具體時間。
伏分“公母”,今年入伏是“公伏”還是“母伏”?
根據古代《陰陽學》的說法,把奇數(單數)日期定為陽,把偶數(雙數)日期定為陰,而陽為“公”,陰為“母”。
2022年7月16日入伏,對應的農歷時間為六月十八,十八是偶數,因此今年是“母伏頭”。
那么“母伏”和“公伏”有什么說法
老話說“雨淋母伏頭,炕頭長蘑菇”,說的意思是如果入伏是母伏,這天下雨就預示著接下來一段時間的雨水多,潮濕的天氣導致炕頭都長出了蘑菇;老話還說“雨淋公伏頭,曬破狗舌頭”,說的是如果入伏是公伏,這天下雨就預示著接下來一段時間高溫少雨,炎熱的天氣把狗舌頭都曬破了,說明天氣異常炎熱。
小結:入伏的這個時間,一般對農民是需要注意的,畢竟這個時間開始之后,有一些農作物是需要種植的。